改革开放20年,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经历了两个不同内生变量推动的阶段:一是前10年由制度创新推进的改革,一是后10年由结构调整推进的产业重组。从发展趋势看,结构调整的任务不但由于农村经济多重矛盾的积累将呈现长期性和艰巨性,而且由于城镇化进程的障碍和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而显得十分迫切。可以说,变化了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已经提出了我国农村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如何调整发展思路,从而实现新突破的历史课题。由河北省委党校杨伯亚教授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特色产业——加速县域市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其最终成果《特色产业论》,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特色产业论》的问世,从理论上填补了我国县域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在我国,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对其产业功能、效应、地位如何进行理性认识,并从中揭示出发展规律,破解其发展中的难题,是处在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过程中的广大农民和县域经济组织管理者最为关切的一个问题。《特色产业论》站在经济全球化、农业产业化的高度,用现代大市场观,用“特色产业——加速县域市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等全新的理论视野,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国外,从农村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到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从县域经济全面产业化、市场化到富民强县等多角度、全面地审视县域特色产业的地位、功能效应和发展趋向,提出了许多颇具新意的新观点,为产业经济学拓展了一个新的空间。同时,作者还对县域特色产业的区域化、外向化和现代化发展趋向、重点难点问题作了前瞻性的研究。
《特色产业论》以如下创新点体现了鲜明的个性:一是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是解决我国县域经济低水平结构,对农村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佳选择或根本出路。二是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的根本方向是农业产业特色产业化。三是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是加速县域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特色产业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县域经济快速市场化,并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四是提出了以国内外“竞争市场需求”作为特色产业选择的导向问题。以比较优势为依托,以“竞争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为目标,是县域特色产业选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五是提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龙头可在广大的市场范围内选择;发展特色产业要打破狭隘的、静态的资源观,用市场的方法实现资料融合、共享和优势互补;特色产业未来发展取决于成功的人才和科技战略;避免产业风险,保护农民利益是县域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基本职责。六是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在导引农民进入市场,解决农民收入增加受阻,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富农兴县,稳定农村大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现实功能。
可以相信,《特色产业论》的面世,将会给我国县域特色业发展,实施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选择。